1959年,牟其中在高考中折戟沉沙,与向往的新闻记者梦想失之交臂。父亲安排他去烧锅炉,希望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能通过体力劳动得到磨练。但牟其中怎会甘心就此度过一生?在锅炉房昏暗灯光下,他抓住每一个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尤其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段艰苦岁月里,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三十多岁时,牟其中因商业纠纷锒铛入狱,成为街谈巷议的笑柄。在那个特殊年代,一个文化人沦为阶下囚,这对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讽刺。1979年获释后,这个倔强的四川汉子没有被命运击垮,反而以更加旺盛的斗志准备东山再起。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牟其中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机遇,怀揣仅有的300元积蓄开始了创业征程。令人惊叹的是,第一年他就赚到了8万元,成为令人艳羡的万元户。这次成功让他信心倍增,决定北上京城大展宏图。
在赴京途中,他偶然得知苏联正在出售民用飞机的消息。这个商业嗅觉敏锐的四川人立即萌生了倒卖飞机的念头。虽然没有任何航空业背景,但他硬是通过各种关系,以四川航空的名义成功完成了四架苏联飞机的转手交易,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商业模式引发诸多争议,1983年他再次因被人举报而入狱。狱中岁月里,牟其中没有消沉,反而静心研读经济著作,思考更宏大的商业构想。两次牢狱之灾足以摧毁常人的意志,但这个倔强的商人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斗志。
出狱后,牟其中重整旗鼓,通过农业银行贷款2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当时没人能想到,这笔钱会成为改变80年代中国经济格局的重要资本。
1991年苏联解体之际,牟其中抓住时机,用500个火车皮的轻工产品换回1亿元利润,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商业巨子。到1995年,他的财富已跻身中国大陆富豪榜第四位。
1996年,牟其中将目光投向航天领域,获得卫星运营权。虽然后来陷入卫星造假风波,但他果断将股权转让给国际组织,展现了危机处理能力。这次挫折也让他对商业世界的残酷有了更深体会。
同年启动的满洲里开发计划,他立志要打造北方香港。可惜随着南德集团陷入财务危机,这个宏伟蓝图最终搁浅。1997年,因涉嫌信用证诈骗被起诉,牟其中再遭重创。
2000年,牟其中被判无期徒刑。在这段最黑暗的岁月里,他的小姨子夏宗伟始终不离不弃。这个坚强的女性不仅承受着外界压力,还四处奔走为他申诉。即便听到牟其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构想——比如引海水入青藏、炸开喜马拉雅山——她也选择相信并支持。
2016年,75岁的牟其中重获自由。面对面目全非的商业世界,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依然斗志昂扬,决心重振南德集团。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但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那种敢于梦想的勇气,确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牟其中的传奇,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典范,但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时代注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