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耻日”的由来:
1950年7月16日,在19万名观众的目光注视下,巴西足球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在位于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开办了,这是1950年巴西世界杯的“准决赛”。
由于战争等因素,这一届世界杯的决赛圈仅有13支队伍,因此该届世界杯的比赛形式为“双阶段单循环赛制”,由四个小组的第一在比赛第二阶段进行循环赛制,得分最高者获得世界杯冠军。
而7月16日对阵乌拉圭的比赛,则是巴西的最后一场比赛,只需要打平就可以夺冠。
巴西人势在必得,在19万观众山呼海啸的压力下,乌拉圭球员朱利奥·佩雷斯甚至在进场的时候紧张得尿了裤子。里约市长在比赛开始前就通过广播提前祝贺了国家队夺得世界杯。
果然不负众望,巴西队一开始就持续施压,并且在第47分钟攻入了比赛首球,下半场开始后,巴西队更是对乌拉圭全面压制,全场球迷开始释放烟花,狂欢节好像就要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第65分钟,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离开观众席,进入更衣室准备一会对巴西举行的冠军颁奖仪式。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比赛的时间走到70分钟之后,客场作战的乌拉圭居然在十分钟内连进两球,逆转了巴西。
当携带着世界杯冠军奖杯的雷米特走出更衣室时,他被眼前的影像惊呆了:全场鸦雀无声,这座容纳了几十万观众的体育场全场鸦雀无声,只有丝丝哭泣的声音夹杂在死寂当中。
这届世界杯对巴西人来说太重要了,为了办好这届举目疮痍的二战后的第一届世界杯,巴西倾尽了全国的财力与物力来办赛,就连举办最终赛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就有一万多名工人参加建设。
这给了这支国家队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不得不夺冠,可是不得不赢下的比赛往往总是不能赢下,而巴西队在准决赛上遭遇的被逆转的失利击垮了巴西全国上下的心理防线。
巴西人永远记得7·16马拉卡纳惨案。这场失利引发了巴西全国性的绝望,7月16日也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国耻日”。